自上世纪90年代起,曾在香港风光一时的日本百货就已开始纷纷退出香港市场,近日更是以三越百货的关闭宣告了日本百货的全线撤退!
其实20世纪80年代是日资百货在香港的全盛时期,包括大丸、东急、伊势丹、松屋、三越、崇光、西武、西田、八佰伴等等,一年的营业总额超过二千亿日圆,占全港百货业营业总额的二成。事实上,那个年代香港人日常用的家电、服饰,食品及日用品,二成以上是日本货!从一套逾万元的西装及电器,到十元一件的日用品,无不出于日本!这些往日的辉煌虽是不争的事实,但日本百货最终没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把握好航向,最终败北,淡出香港市场!
虽然三越百货董事长荻野纯司抱怨:“香港的租金真是疯狂”,“比起日本本土的银座已经贵很多”,似乎想以此作为其败退的理由,但与日本百货的日益萧条,最终全线撤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型购物中心,专卖店,超市的欣欣向荣,红红火火!
众所周知,香港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同是在这片土地上,为何香港本土以及内陆的商场可以生存,而没有日本百货的立足之地呢?显然地价高,租金贵不能单纯的成为日本百货的败退理由。究其根本原因,笔者认为应该是安分守己,保守的日本人不懂得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求变,求新,以及日本长期以来的经济不景气所致!
笔者作为生活在日本的留学生,对于日本的国民性有一定的了解。日本人通常各司其职,各就其位,几乎听不到哪个农村的日本贫苦孩子经过不断地努力奋斗飞上枝头当凤凰的感人故事。他们的命运似乎一出生就被自己的家庭背景以及家人的社会地位所注定了。而日本的公司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性,他们害怕改革,害怕竞争,更害怕打破固有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理念。就拿在香港的日本百货来说,在80年代的鼎盛时期他们不懂得居安思危,不曾料到改革开放后,经济迅猛发展起来的中国大陆也会试图占据香港市场。在这种竞争日趋激烈,市场越发成熟的大环境下,对于一贯走高价路线的日本百货来讲显然是行不通的。毕竟高价的奢侈品只是少数大款,富豪的最爱,而更多的消费者更趋向于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而日本百货固守陈规,不懂变通的做法只能使其面临越来越深刻的危机,最终输给本土商业,饮恨撤出香港市场!
当然,除了日企的保守作风以外,日本长期以来经济的不景气也是日本百货全面败退香港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日本本土的零售业受景气影响业绩一直不振,为了改善经营状况,消减开支,他们只能保帅丢车,忍痛割爱海外市场!
日本是否还会杀回购物天堂香港,让我们拭目以待!
星期四, 九月 21, 2006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